游客
题文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_______散热方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______℃.[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像.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6月11日下午17点38分,是一个让整个民族情绪激昂的时刻,我国研制的“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飞天,它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我国再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⑴发射飞船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大。
⑵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动能,机械能(增大/减小/不变)。
⑶飞船进入太空后会展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在面向太阳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供设备使用,同时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做功除了有多少之分,还有快慢之分。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中,在50s的时间内,男孩提着重15N的小提琴水平向左匀速走了100m,女孩用5N 的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走了100m。他们中,对物体做功的是_______(选填“男孩”或“女孩”),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W。

⑵如图所示,有一重为100N的小球在桌面上滚动了10cm后滚出桌面,0.5s后落在离桌面边缘2m的地面上,桌面距离地面高度为1m。则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做了J的功。

⑶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 : 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填“能”或“不能”)
⑵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为什么?
⑷请你说出超声波的特点,两个即可。
⑸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 (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提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选填“超声”或“次声”).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源传播时向(上 / 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上 / 下)拐弯。

(6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电偶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 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 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
①其它条件不变,只将铁丝换成铜丝,电路电流_______。
②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______。
③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 放人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________ (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_______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_______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__________ (写出一种应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