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常用“沧海桑田”来形容事物的巨大变化。事实证明,海洋和陆地也处在不断的_______之中
(2)对照世界地形图,找到喜马拉雅山脉,在其附近有两大板块,它们是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正是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运用,所以喜马拉雅山脉每年都在抬高。
(3)读图发现,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是相背运动的,因此,请你预测大西洋的范围将(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4)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比较频繁。世界的_______、_______带就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海陆轮廓形成的两大学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思想变革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进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中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确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请回答:
(1)文中所说的“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中,哪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认识分别达到了“器物层面” “制度层面” “观念层面”?(每一层面人物举二例即可)
(3)任选“自强”“变法”“革命”一个事件,分析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
(2)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3)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每例10字以内)。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纵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地来解放农奴” “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___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___《世界史•近代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分别标志着哪两个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
(2)材料二反映的俄国改革发生于哪一年?这次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
(4)材料二、三所涉及的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对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发生于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冲破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使英国获得了新生;发生于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用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这两次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于英国。据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文献是由什么机构颁布的?它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写出这两项发明的研制者。
(3)请写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及其作用。
(4)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就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1)材料一中的“中世纪”指的是什么时期?“共同的纱幕”指代什么?为什么说“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请举出与材料一所指事件相关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两例)。
(3)从材料二看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说一说哥伦布的成就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