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假如过甚其词,就失了文艺上的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    )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的三个阶段是()

A.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B.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思想文化
C.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治制度 D.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江泽民指出:“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下列重大科技成就中,中国参与的是

A.电子计算机的问世 B.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公布
C.细胞学说的提出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某班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时,看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他们对这句话中“变”的内涵产生了争议:甲说:变就是要变革教育制度。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政治制度。丙说:不对,这里的变是要变革思想观念。丁说:你们都不对,这里的变是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中有一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A.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