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
(2)二个氮原子 。
(3)+6价的硫元素 。
(4)有“锂”走遍天下。锂电池广泛用于通信、电动车等行业,下图是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部分信息,由此判断,锂离子的符号为 ,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碳元素的信息,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为 ;
(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D.C60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4)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5)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上图中仪器E的名称为(6),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7)(填实验名称),该实验的原理为(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9)(填字母代号)。
②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需称量NaCl(10)g,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11)。
③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制取过程中所用二氧化锰起(13)作用,氧气的收集方法是(14)。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①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写出与该反应原理有关的盐酸的一个用途:(2)。
②C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3);通过BC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4)氧化物反应。
③进行D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D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5)(不考虑酚酞)。
甲、乙、丙、丁、戊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
①甲物质的化学式为(11)。
②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12)(填序号,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13)。
③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通过这一系列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氢气质量比为(14)。(用最简整数比表示)。在上述一系列反应中,以下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15)。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元素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金刚石 |
石墨 |
C60 |
|
结构 |
![]() |
![]() |
![]() |
用途 |
(7) |
作电极材料 |
作超导体材料 |
相应的性质 |
硬度大 |
(8) |
表中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9)。
②“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
A.具有吸附性
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