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称取2.0 g NaOH固体 |
先在托盘上各放1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 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固体 |
| B |
配制FeCl3溶液 |
将FeCl3固体溶于适量蒸馏水 |
| C |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
| D |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
有机物甲的分子式为 CxHyO2, 其中O%为20.25%,C%为68.35%。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为乙和丙两种有机物,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同质量的乙和丙的蒸气所占的体积相同,则甲的可能结构有 ( )。
| A.8 种 | B.14种 | C.16种 | D.18种 |
已知:NaHCO3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缓慢分解,Na2CO3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Na2CO3+nH2O=Na2CO3·nH2O(n为平均值,n≤10)。取没有妥善保管的NaHCO3样品A 9.16g,溶于水配成溶液,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停地搅拌,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如下表。(不计溶于水的CO2气体)
| 盐酸体积(mL) |
8 |
15 |
20 |
50 |
x |
120 |
150 |
| 生成CO2体积(mL) |
0 |
112 |
224 |
896 |
2240 |
2240 |
2240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的最小值为110
B.x的最小值为100
C.所加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D.样品A中NaHCO3和Na2CO3·n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90mol和0.010mol
现取m克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溶解(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mol/LNaOH溶液,当滴加到VmL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克
②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NO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④生成NO气体的体积为
L
⑤与合金反应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 A.2项 | B.3项 | C.4项 | D.5项 |
下列叙述的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将含有HCl杂质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
除去CO2中的HCl |
| B |
向少量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 |
验证火柴头含有硫元素 |
| C |
市售阿司匹林药品研碎后加蒸馏水溶解,滴加1~2滴1%的氯化铁溶液 |
水杨酸杂质的鉴别 |
| D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2S2O3溶液,再向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2SO4溶液 |
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有毒气体CO,又知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
又知由H2与O2反应生成液态H2O 比生成气态H2O 多放出44 kJ·mol-1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CH4(g)+ O2(g)=CO2(g)+CO(g)+4H2O(l) ΔH=-1214 kJ·mol-1 |
B.2CH4(g)+ O2(g)=CO2(g)+CO(g)+4H2O(g) ΔH=-1038 kJ·mol-1 |
| C.3CH4(g)+5O2(g)=CO2(g)+2CO(g)+6H2O(l) ΔH=-1538 kJ·mol-1 |
| D.3CH4(g)+5O2(g)=CO2(g)+2CO(g)+6H2O(g) ΔH=-1840 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