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嫦娥一号”探测器所用的镍氢蓄电池,其负极板材料M为能吸收氢原子的合金。充电时电极反应分别为:M + H2O + e-=" MH" + OH-,Ni(OH)2 + OH-- e-=" NiOOH" + H2O。
下列有关镍氢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的pH减小
B.放电时,总反应为MH + NiOOH =" M" + Ni(OH)2
C.充电时,电极M应与充电电源正极相连
D.充电后,负极板材料M变成了MH,MH中H元素显-1价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核泄漏事故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7和钚-239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B.氢氧化铯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
C.钚-239的质量数为239   D.碘-131与碘-127互为同位素

3个SO32-恰好将2个XO4-离子还原,则X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Cl-、Br-、I-中的一种卤离子,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适量氯水,溶液变成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变化,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含有卤离子是 (  )

A.Cl-、Br-、I- B.I-、Br-、 Cl-
C.Br-、 Cl-、I- D.Br-、I-、Cl-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某无色液中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C.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氯水,变红,说明原溶液一定有Fe2+
D.将淀粉溶液和食盐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浸入纯水中,过一段时间,取半透膜内的液体滴入碘水呈蓝色说明利用渗析可提纯胶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