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验探究“转化因子”,A、B、C、D为四个培养有R型细菌的试管,艾弗里将从S型活细菌中提纯得到的DNA、蛋白质、多糖分别加入试管中,还有一组是用DNA酶分解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之后将产物加入试管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经过培养后进行检查,发现没有S型细菌形成的试管是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
| B.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酒精的作用是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 |
| C.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观察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需用显微镜 |
| D.一个渗透系统达到平衡时,漏斗内的溶液浓度仍然可以高于烧杯中的溶液浓度 |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样地 |
类群数 |
个体数 |
||||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第1层 |
第2层 |
第3层 |
|
| 人工广场绿地 |
14 |
8 |
3 |
182 |
74 |
22 |
| 某植物园 |
13 |
7 |
4 |
190 |
92 |
18 |
| 农用地 |
11 |
8 |
4 |
92 |
113 |
21 |
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技术和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
| C.模拟性状分离比的实验中,两个桶中的小球数量不一定相同 |
| D.还原性糖的鉴定中可用甘蔗汁代替梨汁做实验材料 |
下列科学实验研究中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
| B.探究促进生根的最适NAA浓度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
| C.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
|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
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
|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
| 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 |
|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