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叙述,最科学的是

 
实验目的
自变量
试剂
观测指标
A
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有无氧气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是否由蓝变绿变黄
B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
不同温度
H2O2+过氧化氢酶
产生气泡的速率
C
红细胞吸水和失水
不同浓度的溶液
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
细胞的形态
D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块
NaOH溶液
NaOH扩散速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能够观察到的结构是
①染色体②纺锤体③赤道板④细胞壁⑤细胞膜⑥中心体⑦细胞板⑧叶绿体
⑨核膜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⑦    D.③④⑤⑥⑦⑧⑨

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对物质或结构的鉴定与观察,叙述恰当的是

A.用健那绿染液,鉴定DNA分子,出现蓝绿色
B.用叶肉细胞为材料,用甲基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
C.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再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并水浴加热,鉴定蔗糖,出现砖红色沉淀
D.用醋酸洋红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的变化;Ⅲ植物吸
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C.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 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某种淀粉酶活性因素的实验做法,曲线图为实验结果。
依据所给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为中性时,该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比在碱性环境中高
B.40℃是该淀粉酶较适合的温度,催化活性较强
C.实验35min后,该淀粉酶就失去活性
D.甲物质是该淀粉酶活性的抑制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