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应选用②③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化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
D.若使物象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④⑥ |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水稻培育品种的产量及质量,却忽略野生品种的保存。近年来有学者的实验结果发现,受到某些细菌感染的野生品种水稻有40%的存活率,而人工培育的水稻遭受感染后则全数死亡。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合理的一项是
A.人工培育的水稻品种缺乏遗传变异 |
B.野生品种的水稻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
C.野生品种的水稻对病毒具有较强的适应力 |
D.野生品种灭绝会降低水稻的基因多样性 |
人类有一种遗传病,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则他们的
A.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病率为1/4 |
B.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女性 |
C.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1/2 |
D.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 |
分析下面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
B.人体C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C |
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D的含量大于A+B+C |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 |
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曲线是
处于正常细胞分裂后期的某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构成染色体的),下列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C.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