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结构上的差异,很可能体现在 ( )
A.核DNA分子数 | B.高尔基体的数目 |
C.参与免疫的过程 | D.线粒体的数目 |
如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d处波动可能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
B.“竭泽而渔”会使鱼的数量下降至b以下,使生态系统发展停滞甚至崩溃 |
C.灭鼠时如果仅杀死一半的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
D.c处种群个体数量不再上升的原因与环境容纳量无关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以下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50 |
50 |
28 |
22 |
重捕 |
50 |
10 |
32 |
18 |
A.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点表示种群的增加量最大 |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
C.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D.D点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
种群的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 B.迁入率和迁出率 |
C.年龄组成 | D.种群密度 |
森林中的植物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与这种现象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 B.光照 | C.湿度 | D.矿质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