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所在的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
B.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 |
C.物质5为抗体,其合成和分泌的有关结构包括: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
D.细胞3可以直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传输信息的几种方式,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化学递质释放和性激素传输信息的方式依次是 ( )
A.1、2、3 |
B.4、2、3 |
C.4、1、3 |
D.4、2、1 |
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分子的基本单位一共有28种 |
B.甲分子上有m个密码子,乙分子上有n个密码子,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该蛋白质中有m+n-2个肽键 |
C.若控制甲合成的基因受到紫外线照射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那么丙的结构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
D.甲和乙分子分别由同一基因的两条链转录而来 |
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柳树的叶肉细胞中,存在核酸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质基质
②硝化细菌、霉菌、颤藻和SARS等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③变形虫和草履虫的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是相同的
④人体同一器官的不同细胞,其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相同
⑤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具有相同的生物膜系统,都有利于细胞代谢的进行
⑥真核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原核生物只进行无丝分裂
⑦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A.1项 | B.3项 | C.4项 | D.5项 |
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漏斗内外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是S1>S2,图中的半透膜模拟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层 |
B.原生质层和半透膜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
C.若将S1和S2换成两种与以上蔗糖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则△h不变 |
D.最能体现两种膜在功能上差异的实验设计是设计对照性实验 |
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有丝分裂期细胞与其G1期细胞融合后,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可以复制 |
B.融合细胞DNA含量是G1期细胞的2倍 |
C.来自G1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