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螟非糯性水稻(GGHH)与不抗螟糯性水稻(gghh)为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F1中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实验
B.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应将底物和酶先分别恒温,再混合恒温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看到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向两极移动
D.蛋白质鉴定实验中双缩脲试剂A、B应混合均匀后使用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且只在人体内的环境中起作用 |
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 |
C.酶合成的调节增强了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D.酶是由腺体合成的物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下丘脑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
B.当图申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的内分泌腺一定是胰岛 |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①、⑦分别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
D.如果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
下列几项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CO2中一般不含18O,尿中的水主要是H218O |
B.给马铃薯叶片提供C18O2,马铃薯块茎有可能产生含18O的乳酸 |
C.光合作用中C18O2转移途径为CO2→C5→糖类 |
D.用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器搅 |
拌、离心,可检测到在试管的沉淀中放射性很高
右图为人体两种重要有机物甲、丙的组成及相互关系图,
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甲→乙和乙→丙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 ||
B.T2噬菌体体内主要含有甲、乙、丙三种成分 丙 |
C.甲→乙和乙→丙的主要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
D.鉴定丙时需要水浴加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