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我们所学的概念,诸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等,是伽利略首先建立起来的 |
C.根据速度定义式v=![]() ![]() |
D.自然界的四个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 |
如图,a、b、c、d是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梯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梯形所在的平面平行.ab平行cd,且ab边长为cd边长的一半,已知a点的电势是3 V,b点的电势是5 V,c点的电势是7 V.由此可知,d点的电势为( )
A.1 V | B.2 V | C.3 V | D.4 V |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等量正电荷和两个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O为两电荷连线的中点,P、Q是连线上关于O对称的两点,M、N为连线中垂线上关于O对称的两点,规定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乙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 |
B.甲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乙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
C.甲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乙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
D.甲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不同,电势相等,乙图中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不相等 |
有一负电荷自电场中的A点自由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B点,它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B所在电场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可能是图中的( )
一根长1m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盏“10V,5W”的灯同时工作,电源电压恒为100V,电阻丝阻值R=100Ω(其阻值不随温度而变),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和灯并联的一段电阻丝的长度范围为:()
A.0-0.1m | B.0.1m-o.2m |
C.o.2m-o.3m | D.o.3m-0.4m |
随着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国产手机在手机市场上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块手机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BL-528M 700mAh标准型3.7伏锂离子电池 充电限制电压4.2V 待机时间48小时……) ,由此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待机状态下平均工作电流分别是()
A.4.2V 14.58mA | B.4.2V 700mA |
C.3.7V 14.58mA | D.3.7V 700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