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玛丽居里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
B.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证明了原子可分 |
C.普朗克在1900年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
D.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叠放着A、B两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的水平恒力,物块A、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若在运动中突然将F改为作用在物块A上,则此后A、B的运动可能是
A.A、B将仍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
B.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A、B最终分离 |
C.A做减速运动,B做加速运动,A、B最终分离 |
D.A、B最终以共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
四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分别放置于正方形的顶点上,a、b分别为所在边的中点,如图所示.一点电荷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电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 |
B.静电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
C.电荷所受的静电力先增加后减小 |
D.电荷所受的静电力先减小后增加 |
如图所示,用轻弹簧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时该弹簧的伸长量为L0。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3m的物体,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0,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则物体所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A.等于零 |
B.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下 |
C.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
D.大小为mg,方向沿斜面向上 |
如图所示,m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为终端皮带轮,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可被水平抛出时,A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A.![]() |
B.![]() |
C.![]() |
D.![]() |
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划船速度均为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每H,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所示,已知乙船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
B.![]() |
C.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
D.甲船也在A点靠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