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如图1、2
(1)根据图1、2,分别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2)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为什么李鸿章会说这些话?
材料二:(洋务运动)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正是这几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 变化,构成了近代化一小步。
(3)材料二作者认为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最初一小步,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历史图片可以真实的记录历史、反映历史的原貌,从图片中可以读出许多的历史信息。请你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从图1三件出土文物,你能判断出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中,能够从事哪些活动?
(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看到图3 ,你能想到哪一宗教传入了中国,并开始在中国传播?
阅读材料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请回答:
材料二:阅读下列有关汉与匈奴的材料和图片:
文字材料: 秦末汉初,中原长期战乱,匈奴乘机再次夺取河套地区,并且继续南下。西汉初期,西汉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教材
图片: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
(2)图一图二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分别处于汉朝哪两位帝王统治时期?联系文字材料和图一说说汉朝对待匈奴的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在上述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例中,请说出你最支持哪一种做法?并说明理由。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史记•秦始皇本纪》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郭沫若提到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在当时表现为哪一历史现象?在他看来给予“致命的打击”是因为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请回答:
(3)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后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听取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
(4)你认为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诸多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报道,明年“南京的记忆”将作为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66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首次赴东欧展出。自1986 年以来 , 已有多名日本在职的内阁大臣公开否认日本的侵略史实。例如1994年5月 , 羽田内阁的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就职不到一个月便公开说 :“把太平洋战争定为侵略战争是错误的 ”,“南京事件纯属捏造 ”。
材料二:钓鱼岛撞船事件后首次中日首脑正式会晤“胡菅会”11月13日傍晚终于在横滨匆匆登场,尽管会谈仅仅22分钟,但成了APEC峰会期间最大新闻亮点,日本主流大报纷纷将“胡菅会”作为头条新闻。虽然中日首脑会晤失去了往日的亲热和笑容,而略显拘谨和勉强,但这也正是目前中日关系的一个真实写照,至少破解了两个月来中日关系一个“僵局”,释放出积极的信号。据不完全统计,最近4年间,中日领导人在双边互访及各种场合会晤次数在20次以上,胡锦涛、温家宝都三次踏访日本,创造了两国交往史上的新记录。可以说,中日关系之所以能够走出“小泉僵局”而“回暖春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两国高层频繁热络的互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南京事件 ”指什么 ?在这次屠杀中有多少中国人被杀害呢?
(2)上述材料表明日本国内对侵华战争的态度怎样?日本政府的这种态度将会造成什么后果?
(3)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答。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战胜国代表在巴黎召开会议,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出席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的正义要求,但遭到英美法的拒绝。
材料二:北京学生举行游街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沙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印刷、公共交通、码头等行业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件历史事件,和此事相关的节日叫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3)从材料三看6月后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新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历史事件在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并谈谈该历史事件展示了什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