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对民族融合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
| A.兼并战争 | B.各国的变法活动 |
| C.铁器的使用 | D.商业兴盛 |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 )
| A.赔偿白银4.5亿两 |
|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 C.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 B.小李:日军侵占辽东半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 |
| C.小林: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功臣”的依据是()
|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
| B.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
|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
一部《l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感受到圆明园废墟上刻骨的“记忆”。将圆明园造成废墟的侵略者是()
| A.英法联军 | B.俄国 | C.美国 | D.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