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 B.五四运动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D.南昌起义 |
历史课上,当老师介绍到詹天佑“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李刚立刻联想到詹天佑能受到这种教育应得益于()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错的是()
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
B.2亿两白银的赔款,老百姓负担又重了 |
C.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 |
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 |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主要的表现是()
A.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B.中国内地向外国侵略者开放 |
C.把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
D.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抗侵略 |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出现在1844年底?()
①英国在香港岛驻军②英国向重庆派驻领事
③一对法国夫妇定居宁波
④清政府向运到中国的英国棉布征收高额关税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