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 )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下列宣传标语最能体现这一时代“最强音”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
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个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推翻清朝政府 | B.实行君主立宪制 |
C.挽救民族危亡 |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
A.顽固派 | B.洋务派 |
C.维新派 | D.资产阶级革命 |
《海国图志》在中国出版后仅卖出千册左右便无人问津;而在日本它却被翻印15版,卖出十多万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当时中国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 B.中国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
C.日本以魏源的主张进行明治维新 | D.日本人是魏源的粉丝,爱屋及乌 |
下图所示的科技成就
A.最早出现于唐朝 |
B.由著名工匠沈括发明 |
C.14世纪欧洲才出现类似的发明 |
D.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