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我们来说,美洲是我们的祖国,西班牙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旗帜是独立和自由的。
材料二 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
请回答:
(1)西班牙人什么时候开始来到美洲的?为什么会成为“我们的敌人” ?
(2)在“驱逐西班牙人”的过程中,被人们尊称为“南美解放者”的那位杰出领导人是谁?
(3)请你再举出两位世界历史上曾经为人类民族解放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伟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共产党和国民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历经合作、对抗,深刻影响首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首次合作]
(1)歌谣“打倒列强除军阀”反映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哪一次历史事件?
[兄弟阋墙]
(2)1936年为逼迫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共派谁去西安谈判?最终结果如何?
[同仇敌忾]
(3)1937—1945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帝国主义何时宣布无条件投降?
[内战烽火]
(4)示意图有助于表达历史事件之间的结构、关系或演变过程。观察理解下面示意图,写出该图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下面是某校历史图片展上展出的图片,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上图片,哪一幅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哪一幅反映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请简要写出图3所反映的会议的重要意义?
(3)综合以上图片,谈谈你的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条约”指什么?它对中国有何影响?(5分)
(2)材料二中“解放南京”与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战役有关?
(3)有人说:“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请你再写出一例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重要事件。
2014年,又一个甲午年。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是一场令近现代中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2014年04月13日06版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请用史实说明“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
材料二:
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的日本,这次是还要制造事端打响“第一枪”呢,或是制造事端逼迫中国打响“第一枪”呢?
——中新网2014年1月2日电
(2)请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史实说明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制造事端对中国打响“第一枪”。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3)为什么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谈谈为什么要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
材料一 “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 诗中“画舫“的所在地是指哪里?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以下图片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两个重大事件。
(3) 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2分)
(4)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2分)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1936年10月长征三大主力红军在哪里胜利会师?(2分)
材料三 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胸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背负开天辟地的历史重托,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炬,照亮黑暗的旧中国,点燃新中国黎明的曙光。
——摘选自新华网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伟大历程》开栏语
(5)请综合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