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下列各题。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
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
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5—6题。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 R < 3000 |
B.3400 < R < 3500 |
C.3900 < R < 4000 |
D.4400 < R < 4500 |
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 B.纬度位置 |
C.地形地势 | D.西南季风 |
当甲地(40°N,30°E)为6月8日6时整时,一艘轮船正航行于太平洋上,又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6月9日15时50分 | B.6月8日15时50分 |
C.6月9日16时10分 | D.6月8日16时10分 |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乙 | B.乙、丙 | C.甲、丁 | D.丙、丁 |
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 23.5° | B. 30° | C. 47° | D. 60° |
下图表示110°E上O地的树影变化,F1表示日出时的树影,F2表示17时的树影,OF2与OF1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此日的昼长是10小时 |
B.树影从F1到F2先变长后变短 |
C.当树影朝向N时,北京时间是11时20分 |
D.该地此日的日出方向是东偏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