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可以它作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经过甘肃、陕西和河南三省南部以及安徽、江苏北部。据此回答各题。
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寒温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
C.北方民居房檐宽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

造成我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降水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水库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①调节长江径流② 调节当地气候
③航运④养殖⑤ 观光旅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回答28~29题:

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26~27题:

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