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参与率=(工作人数+正在找工作人数)/16岁以上人口数,它可反映潜在劳动者参与工作的意愿。下表为2010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 |
劳动参与率(%) |
女性劳动参与率(%) |
| 中国 |
80.4 |
75.2 |
| 印度 |
57.7 |
30.3 |
| 越南 |
81.2 |
78.1 |
| 日本 |
74.1 |
6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
|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
| C.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
|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
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
| A.劳动力充足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 D.劳动力素质较高 |
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题。
图示低压的名称是
| A.印度低压 | B.冰岛低压 |
| C.澳大利亚低压 | D.阿留申低压 |
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为几月份
| A.1月 | B.5月 |
| C.10月 | D.7月 |
此时我国盛行
| A.东南季风 | B.西南季风 |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此时风带、气压带向
| A.东移 | B.北移 |
| C.西移 | D.南移 |
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形成的原因是
| A.气温高,气流上升 |
| B.高空空气稀疏,近地面气压低 |
| C.海拔高,空气稀薄 |
| D.纬度位置低,有极昼现象,气流上升 |
读“四幅昼夜温差示意图”,回答题: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原因是:
| A.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 B.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
| C.云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 D.云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
冬季霜冻大多出现在晴朗的寒夜是因为:
| A.大气辐射强 | B.大气逆辐射弱 | C.地面辐射强 | D.太阳辐射弱 |
在上面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A地区 | B.B地区 | C.C地区 | D.D地区 |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 B.空气稠密 | C.到达太阳辐射少 | D.到达地面辐射少 |
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题。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 A.冲积平原 | B.山麓冲积扇 |
| C.沙洲 | D.三角洲 |
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在“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图2),判断其中符合热力学原理的是()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