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某月新加坡惨遭雾霾笼罩,空气污染指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新加坡雾霾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雾霾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
B.该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
C.该雾霾现象持续发生时,墨累—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正忙于剪羊毛 |
D.该雾霾现象的产生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
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苏门答腊岛地处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
B.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
C.爪哇岛植物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
D.除东、西两端外,马六甲海峡内流向西北的海水流速冬季较大、夏季较小 |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图,回答问题。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薄弱 | B.交通条件落后 |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 D.劳动力不足 |
如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 | B.冰川消融快 | C.湖泊面积广 | D.植被覆盖好 |
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下列关于该流域水文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
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水土流失 | C.土壤盐碱化 | D.地面沉降 |
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 |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地区 |
经纬度 |
海拔(米) |
一月平均气温(℃) |
七月平均气温(℃) |
甲 |
102°E、25°N |
1891 |
7.7 |
19.8 |
乙 |
113°E、28°N |
68 |
4 |
32 |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
如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
C.ce—光照充足、风沙大 |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
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 B.d | C.e | D.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