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程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比地球表面温度更高的行星是

A.火星和水星 B.水星和金星 C.土星和火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的条件是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 D.太阳的光照条件比较稳定

读图我国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回答1—2题。

图中甲、乙两地气温最高可能是

A.甲<28℃乙>6℃ B.甲>28℃乙<6℃
C.甲<28℃乙<6℃ D.甲<28℃乙>6℃

影响图中等温线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读106.8°E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线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2题。

地形剖面图上,准确表示四川盆地范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关于图中①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北温带,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B.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典型农作物有水稻、冬小麦、柑橘等
D.广泛分布肥沃的紫色土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