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看见了手的影子 |
B.看见了不发光的物体 |
C.看见了碗中的硬币 |
D.透过树丛的光束 |
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木)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
A.9:8 | B.8:9 | C.1:8 | D.2:9 |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
宏观的热现象如果用微观的分子运动理论去分析,常常会得到全新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汽化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外逃”到空气中的速度就越快 |
B.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冰块内部的水分子并未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冰中的水分子“悄悄外逃”到空气中了 |
C.气体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
D.固体或液体物质不会自动缩小体积说明组成它们的分了间不存在引力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将试电笔笔尖与火线(220V)接触,手抵金属帽,氖管发光,若笔内电阻为一百万欧姆,尽管其余电阻未知,也可以判断出流经人体的电流不会超过2.2×10﹣4A |
B.设人体电阻约为104Ω,当人的两手分别接触一节干电池(1.5V)两极时,流经人体的电流约为1.5×10﹣4A,人体没有危险 |
C.(图乙)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三孔插座,其中“①”孔应与火线相连;(图丙)为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若不小心将“①”脚折断丢失,用电器仍能工作 |
D.(图丁)在正常情况下电流经“火线→电灯→零线”处处相等,若某人不小心触碰到火线裸露处,导致I1>I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两线”电流不等时会自动切断线路 |
如图甲,开口饮料瓶的侧壁上钻有两个小孔M和N,里面装有一些水,M、N的高度差为h1.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P点).P点与瓶内水面Q高度差为h2(两图中水的密度均为ρ).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N处水流比M处水流喷出速度大,N孔内侧比M孔内侧的压强大ρgh1 |
B.用瓶盖封严图甲的瓶口,过一会儿,发现M处先停止喷水 |
C.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会发现h2会增大 |
D.带着“自制气压计”登山,当登上山顶时发现h2变成h3,则山顶处的大气压值为ρgh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