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
| 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 | 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 |
| C.墨子的“除乱尚同”说 | 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 |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
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粉饰门面”是指
A.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1762年,约翰·维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了攻击…… 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维尔克斯是议员,享受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维尔克斯。“维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下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②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
③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④“维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贵族统治
③罗马法有力地维护了帝国的统治 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有关雅典公民帕罗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①步行一天参加公民大会②通过抽签成为民众法庭陪审员
③其妻有权参加公民大会④本人在公民大会期间可以领取政府补贴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
| 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
| 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
|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