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 A.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
|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
明清时期著名的唯物论思想家是
| A.李贽 | B.黄宗羲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 B.社会发展规律 |
|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D.“天人感应”理论 |
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
|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
|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 D.自北宋起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学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A.它主张“仁政” | B.它主张“天人感应” |
|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 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 A.荀子的思想 | B.孟子的思想 | C.孔子的思想 | D.韩非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