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果说19世纪的文化是江是河,它流淌着理性主义的欢歌,充满着乐观主义的情调,构筑成精神憩园;那么20世纪的文化则似海似洋,它激荡着相对主义文化的泡沫,充满非理性主义的洪流,构筑成悲观主义的精神家园。”下列作品可以代表20世纪世界文化特征的是(    )

A.《唐璜》 B.《人间喜剧》 C.《母亲》 D.《等待戈多》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十八世纪末年的中国,纹银一两兑换制钱七八百文,19世纪初年,为一千文上下,1821至1838年,由一千二三百文,以至一千六百余文,四十年间,银价上升一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A.中国白银产量锐减 B.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C.鸦片走私入口激增 D.富有之家囤积白银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

A 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
B 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C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
D 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