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对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
B.中国早期政治实行等级制度 |
C.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
D.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为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某校学生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该报告最有可能涉及的是
A.青瓷 | B.唐三彩 |
C.粉彩瓷器 | D.釉下彩绘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对以上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矛头直指君主专制,具有一定的启蒙色彩 |
B.否定帝权,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统治地位 |
C.猛烈批判君主制度,有利于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 |
D.虽不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但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
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 | 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 |
C.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 | 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 |
读表一。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表一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
官员 |
职能 |
奉常 |
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
典客 |
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
宗正 |
皇室事务 |
治粟内史 |
国家财政 |
少府 |
皇室财政 |
A.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
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