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J县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引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实行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分配方式改革;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等。
材料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J县党委强调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探索国企改革的规律,依法推进改革。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J县是如何推进国企改革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认识。
小杨是一位大学生“村官”。大学一毕业,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材料一:“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这是中共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材料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阅读材料一,你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一致性表现在哪里?
(2)、阅读材料一,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采取那些措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3)、结合材料二,请谈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4)、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香港回归15周年。15年前,香港企业带着资金和技术来到大陆内地,在制造业等行业大量投资。但自去年以来,欧美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企业经营成本快速上涨,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导致港企陷入困境。面对困境,很多港商开始思考如何在当前的危机下升级转型,通过创新或换代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在广东的港资企业超过12万家。这些港企最先是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入广东市场,到后来,往往会选择“抱团”来增加整体力量,以便更好、更快地转型升级、创建品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谈谈香港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2012年12月25日,《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简称金改方案)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准。福建泉州成为继浙江温州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之后,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造成中小企业经营难,融资难的困境的原因除了外部政府的支持力度和银行体制政策上倾向国企的失衡外,内部原因是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问题,这也使得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不畅的。
(1)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泉州中小企业解困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材料二近年来,受高回报的利益驱使,大量货币资本逃离生产领域,流向投机炒作市场,而创造真实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实体经济却面临资金短缺,产业“空心化”的危险令人担忧。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货币资本合理流动,服务实体经济。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引导货币资本的合理流动,服务实体经济。
材料三早在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将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市场体系、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等方面先行试验。参考温州经验,泉州应结合本地民营经济发达,侨乡资金充足等实际情况,充分论证,提出可操作的方案,推动民间金融规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3)温州金融改革先行先试,其经验已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泉州可以照章采用。运用“实践和真理”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为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某校高三1班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报告产生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初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还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1)结合材料,说明报告的起草过程蕴涵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
【推进城镇化建设】
十八大报告提出,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
图表一 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
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体为75% —80%,世界平均城镇化率为51% 左右
图表二(2011年我国不同地区城镇化率
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大力推进城镇化既是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2)图表一(含注)和图表二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 活的角度,简要说明大力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6分)
【建设文化强国】
十八大再次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下列是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进程
战略构想 |
提出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十六大 |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屉 |
建设和谐文化 |
十六届六中全会 |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十七大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部署文化强国战略 |
十八大 |
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3)依据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