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自明初到清末的500余年间,尽管全国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城市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变化,城市化进程陷入停滞。其根源在于(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闭关锁国的政策 | D.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行业 |
矿冶业 |
机器业 |
纺织业 |
食品工业 |
其他工业 |
数量(家) |
72 |
3 |
? |
100 |
153 |
A.2 B.31 C.73D.193
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 |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
19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
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