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B.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C.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料:降水变率是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一般可分为绝对变率和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降水相对变率。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 1083mm 、986mm 、679mm、642mm。读资料和图回答8~9题。

8.关于四地降水变率的正确说法是
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
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
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递减
D.相对变率c城市大于a城市
9.该年
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
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
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

下图所示两地区,地势低平,洼地和岗地、丘岭交错起伏。在低洼地挖土成塘,堆土成基(台田)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是松嫩平原,地势低平
B.乙地区是太湖平原,光热充足
C.甲所在地区旱、涝碱、风沙危害严重
D.乙地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
7.关于两地生产模式及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地模式能够保持水土,缓解春旱
B.乙地模式可以防治风沙和治理盐碱
C.都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D.都是立体农业的生产模式

图2为“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5题。

4.①~⑤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环节对该大陆水资源补给有重要意义
B.发生在F地形区内的水循环均属内陆循环
C.东北向气流是②环节的主要动力
D.①~⑤环节均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5.有关该国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H地有自南向北运动的暖流
B.G山地对F地气候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C.F地内陆地区是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区
D.E沿岸是该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区

2010年1月15日发生了一次日环食现象。日环食从非洲中部开始,经过印度洋、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从中缅边境进入我国,最后在山东半岛结束。日食始于初亏,食甚是太阳被月亮遮去最多的时刻。结合材料和表1,回答1~3题。
表1:世界部分地区1月15日日环食的观测数据表(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1.关于表1中三个观测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地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大理
B.三地中该日最早见到日出的是中非共和国
C.中非共和国食甚时当地正值早晨
D.山东青岛的观测时间比云南大理长
2.下列与日环食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环食是发生于地月系的天文现象 B.日环食发生时地球公转速度比较慢
C.日环食影响了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D.日环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图1为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带环日落”的日环食景观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景观出现在观测者的正西方
B.该景观出现在观测者的西南方
C.该景观属于气象气候景观
D.该景观应选择特定的角度观赏

湿空气和干空气的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湿空气的垂直递减率要小一些,因为湿空气上升时水汽会产生凝结,而水分凝结是释放热量的过程,抵消了部分因上升所引起的降温。所以一般迎风坡和背风坡的空气垂直递减率是不同的。读图回答9—11题。

9.d点若气温为26℃,a点气温为30℃,d、c两点高度相同,b点的温度为10℃,c点温度为30℃,则bc坡面与a点相同高度的点气温为多少?()
A.35℃B.30℃
C.25℃D.34℃
10.根据材料的叙述可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坡为迎风坡
B.bc坡为迎风坡
C.两个坡均有可能为迎风坡
D.无法判断
11.读右边两种物质循环图,回答图中表示的两种物质循环是()
①水循环 ②氧循环③碳循环 ④二氧化碳循环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