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山区。
材料二:图Ⅰ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黄土高原不同省份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

材料三:图Ⅱ为“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

(1)图Ⅰ中,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单位是_____、____、____。
(2)试简述黄土高原与南方丘陵水土流失的共同原因?_______________。
(3)图Ⅰ中甲、乙两地生态环境的治理,都必须首先解决当地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如果开发可再生能源,则甲地应开发_____和_____;乙地应开发________和沼气。
(4)结合图Ⅱ分析,南方发展沼气优势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面两种地貌图(图4—1),回答问题:

(1)A图地貌为地貌,它是由作用形成的,A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B图地貌名称是,它是由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地区。

读某河流流域形势图,分析判断:

(1)图中A、B、C三处对应的河流地貌类型是:A ,其形成原因是 。B ,C
(2)在河流D段处,河流的 作用减弱, 作用加强,河流在 (凸或凹)岸侵蚀,在 (凸或凹)岸堆积。

读“长江三峡地区地质构造图(图4—8)”回答

⑴三峡地区所处山地的名称是 ,从山岳类型来讲,属于 山。该地区的外力作用以 作用为主。
⑵从岩性与地质构造分析,你认为①、②、③、④四处中被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选中的是 处,理由是
⑶图中各处山地的成因分别是:① ,③ 。二者的区别在于

读“某地质剖面图(图4—4)”,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为_______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除此特征外,该类岩石还具有_______,能起到记录__________的作用。
(2)B处为_______岩,它是由_______活动经过_______形成的。此类岩石根据岩浆活动的差异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C处的岩石叫_______岩, D处叫_______岩,C、D两种岩石中,更坚固、更适合作建筑材料的是
(3)E处可能会形成_______岩,它是已生成岩石在__________条件下形成的。若A为含有珊瑚化石的岩石,则E可能为_______岩,它是优良的_____________材料。

读图4-3,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表形态的名称是 ,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2)根据图中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为了防止该类物质进一步扩大,植树种草的最佳应位于Q地的 方向。
(3)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介于 米之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