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幅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的海岸属于 类型的海岸。该海岸具有的独特的地形是 ,具有 的特征。
(2)图乙中的海岸属于 类型的海岸,该类型海岸主要分布在 ,适宜开展 。
(3)如果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红树林海岸的是 ,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是 。(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发育成优良海港的是 (甲或乙),请分析甲、乙海岸说明为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极地区的两个著名岛屿和两岛屿西岸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7月8日到12日短短4天内,A岛冰盖表层的融化面积从占整个表层的40%突增至97%。
(1)根据两个岛屿西岸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分析两城市气候的差异及原因。(16分)
(2)分析B岛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原因。(8分)
(3)A岛冰盖大量融化可能对周围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
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18:00的温升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
道路(沥青) |
混凝土 |
砖 |
石 |
吸收率 |
0.8~0.95 |
0.65~0.9 |
0.6~0.8 |
0.65~0.8 |
下垫面 |
土壤 |
沙漠 |
草 |
水 |
吸收率 |
0.6~0.95 |
0.55~0.85 |
0.74~0.84 |
0.9~0.97 |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64。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3 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0分)
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表,完成有关问题。(28分)
年份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
城市人口(亿) |
农村人口(亿) |
城市人口比重(%) |
城市人口(亿) |
农村人口(亿) |
城市人口比重(%) |
|
1920 |
1.1 |
5.6 |
16.4 |
1.5 |
10.7 |
12.3 |
1940 |
3.6 |
4.8 |
42.9 |
1.6 |
13.6 |
10.5 |
1960 |
4.8 |
6.1 |
48.0 |
3.6 |
15.6 |
18.8 |
1980 |
7.9 |
4.4 |
64.2 |
6.2 |
25.9 |
19.3 |
2000 |
11.1 |
4.4 |
71.6 |
20 |
24.4 |
45.0 |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10分)
(2)依据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10分)
(3)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28分)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8分)
(2)近年来该城市经常受到因燃烧小麦秸秆而造成的雾霾天气影响,其最容易出现在________月。(5分)
(3)简述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区城市化产生的有利影响。(15分)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表
材料三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某两地苹果产地
(1)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判断A、B两地种植苹果条件的优劣,并分析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
(2)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