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方案 |
A |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
取样,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 |
B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
C |
除去 中的 |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
D |
探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
D.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
B. |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
C.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
D. |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
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B. | 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
C. | 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
D. | 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
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
B. |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
C. | 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
D.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