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他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可理解,说:“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鄙夷:
感慨:
对待一分钱,英国青年和犹太青年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英国青年没有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登小顶山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这么好的天气,哪能错过?
于是,我和爸爸去游览胜地——小顶山。
我们来到山脚下,抬头一看,嘿!茫茫云海像把小顶山咬去了一半似的。如果你再仔细看,就会发现小顶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狮。
开始登山了。我哼着小曲,跟着爸爸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因为昨天下过雨,路边的草上沾满了露水,把我和爸爸的裤腿都弄湿了。我只好去挽裤腿。忽然,我发现一只磕头虫在慢条斯理地爬,便跑过去抓它。当我抓住它的时候,它“啪”地一下子给我磕了个头,把我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林阴深处。这里的风景格外迷人,一棵棵松树吐着一股股诱人的松香,一只只山雀在枝头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好像在给我们鼓劲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不多时,我们就爬上了山。我和爸爸又继续向小顶山的主峰爬去。
嘿! 我们足足用了八分钟,才登上了小顶山的主峰。我往下一看,一条直通莱芜的宽阔大道变得像一条银白色的带子,公路上的车辆好像一只只乌龟在爬似的;一层层梯田绿油油的,风一吹,麦子摇摆起来,好像在向我们招手似的。
我和爸爸站在山头上,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望着眼前的一切,爸爸意味深长的说:“古人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啊!”听着爸爸的话,我也在想,这不是和学习一样吗?学习总会有困难,但只要有决心,就能够取得胜利,想着想着,我高兴地笑了。
(1)联系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①昂首挺胸____________ ②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①________是用_______比喻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是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
拟人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文章分为三段,并写出段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25)
“我”(成语作文)
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生与众不同,心直口快,说一不二,一诺千金,决不鹦鹉学舌,人云我云;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洁身自好,随遇而安;从不好高骛远,患得患失,这山盼望那山高,作不切实际的非分之想;也不低三下四、卑躬屈膝、溜须拍马、阿谀奉迎、趋炎附势、仰人鼻息、卖身投靠;认定目标,坚贞不渝,昂首挺胸,走自己的路,鸿鹄之志永不变。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一向讨厌那些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摇头摆尾的伪君子。是正人君子就应该主持正义,通情达理,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仗义执言,更爱打抱不平;决不能两面三刀、口是心非,阳奉阴违,热衷于搞阴谋诡计;同情弱者,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处处体现中华民族之美德。对那些专横跋扈、趾高气扬、称王称霸、盛气凌人、无法无天、不可一世的鱼肉乡里、称霸一方的社会渣滓以及那些目空一切、目无王法、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的无赖之徒,应义不容辞,挺身而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群起而攻之;处变不惊,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大义凛然,勇往直前。
奉劝那些误入歧途,至今仍津津乐道、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玩世不恭的世人:去日苦多,来日方长,迷途知返,一失足成千古恨,浪子回头金不换;决不能再我行我素、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更不能自暴自弃、一意孤行;应痛定思痛、三思而行;如果真的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到头来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后悔莫及,落得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取灭亡,抱恨终身的可耻下场。
(1)本文成语中写出(15)
①五个褒义词:
②五个贬义词:
③四组近义词:
④四组反义词:
⑤四个描写人物神态的:
⑥四个描写人物行为的:
⑦四个表现精神品质的:
(2)六个或六个以上的成语写成连贯的一段话(10)
“三好生”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大会。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们不像农家子弟那样红着脸到主席台上拿了(甚至可以说是“夺”了)奖状就跑,而是大大方方,到主席台上先向校长敬少先队礼,然后双手接过奖状,再昂首挺胸地走回来。他很羡慕他们。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到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头上。他简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激动地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来:“简直是胡闹!”
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
“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
他听到身后传来同学们的笑声。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唉,他信了!他信了!”
这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地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他仔细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
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
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子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地几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叹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夜班,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1)“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全场静得出奇”。为什么会这样?作者通过这两句想表达什么?
(2)班主任是怎样妥善处理这一闹剧的?
(3)“半晌无语。夜班,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 两眼含泪的原因是什么?
(4)校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赞赏他对偶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吗?为什么?
(5)“他的自卑感一下子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你认为那一次的经历对他以后发展有什么影响?
(6)文中交代班主任是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有什么作用?
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它对法官哭诉道:
“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啊!它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皮是被它们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它陷害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它的毒手。还有,两天前,它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的叔叔的尾巴,被它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了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说:
“被告人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鲤鱼说的全部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一家人贪吃钩饵那回事,它为什么一字不提啊?”
(1)根据寓言内容,请你替鲤鱼写一份“诉状”。
诉状
原告:
被告:
案由:被告人犯谋杀抢劫罪,请依法判决。
事实与理由:
①
②
③
④
综上事实,被告人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生命,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特向法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具状人:鲤鱼
×年×月×日
(2)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还有别的想法,也请说一说。
诚实的孩子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小时候,特别喜欢读克雷洛夫和得米特里耶夫的寓言故事。
一天,得米特里耶夫来屠格涅夫家做客。
屠格涅夫的妈妈为了在客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儿子的才能,就对儿子说:“快朗诵一首先生的寓言给先生听。”
屠格涅夫朗诵的故事很优美,很动听。客人和母亲都很高兴。
这时,得米特里耶夫亲切地问:“我的寓言故事你喜欢吗?”
屠格涅夫认真地回答:“喜欢。但是我更喜欢克雷洛夫的寓言。他写得比你写得更好。”
得米特里耶夫听了一点也没有生气,心里倒特别佩服这个诚实大胆的孩子。
可是,屠格涅夫却把母亲给气坏了,她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
客人刚一走,妈妈就把儿子打了一顿。她气呼呼地说:“你这个十足的小笨蛋,怎么在刚才那位大作家面前不说他好,而说别人好呢?”
屠格涅夫一点也不害怕,他大声说:“克雷洛夫的寓言就是好!我怎么想就怎么说,你难道让我做一个说谎话的孩子吗?我才不呢,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妈妈,这不对吗?”
屠格涅夫的母亲被自己的儿子问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顿时气消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呀!”
(1)把这篇文章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请你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屠格涅夫的妈妈在客人走了以后生气地打了屠格涅夫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她后来又很高兴了?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对屠格涅夫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