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极地地区的棕熊具有冬眠的习性。每年进入秋季后,它的食量就会迅速增加,体重也随之迅速增加。等到冬季来临时,它的体重能增至原来的两倍多。在漫长的冬眠过程中,棕熊一直是不吃不喝。几个月醒来,它会变得十分“清秀”。冬眠前,棕熊体重增加时,增多的成分主要是
A.水 | B.蛋白质 | C.糖原 | D.脂肪 |
下列对DNA分子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 B.边解旋边复制 |
C.复制需要酶和核糖核苷酸 | D.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 | B.4000个和1800个 |
C.8000个和1800个 | D.8000个和3600个 |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A.氢键 |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C.肽键 |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选择的同位素标记方案是()
A.用14C或3H培养噬茵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15N培养噬茵体,再去侵染细菌 |
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2S![]() |
D.一组噬菌体用32P标记DNA,另一组噬菌体用32S标记蛋白质外壳,再分别去侵染细菌 |
艾弗里细菌转化实验中,为了弄清什么是遗传物质,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中培养基上会出现活S菌的是()
A.S菌的蛋白质+R活菌 | B.S菌的多糖+R活菌 |
C.S菌的DNA+R活菌 | D.S菌的多糖+S菌的蛋白质+R活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