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杜荀鹤[注]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宋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本词记梦,上片扣住“”两字(原文)写,下片扣住“”两字(原文)写。
结合全词,简析下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词中记述了诗人与参寥的哪些交游活动,请加以概括。(2分)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下片蕴含了词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巴陵①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②。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①巴陵:岳阳古称巴陵。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
(1)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
答:
(2)请赏析本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这首诗以“菊”为题,但通篇不着一“菊”字,请简析诗人是怎样咏菊的?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
貌遗神”,毫无生气。此诗寄寓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