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外观澄清、透明 | 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
| C.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D.外观澄清、不透明 |
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 A.X:硝酸银溶液,Y:氨气 | B.X:漂白粉溶液 ,Y:二氧化硫 |
| C.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 | D.X:偏铝酸钠溶液 Y:二氧化氮 |
以下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
B.检验试液中的Cl-: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
C.检验试液中的Fe2+:试液 无明显现象 血红色溶液 |
D.检验试液中的NH4+ :试液 气体逸出 试纸变蓝 |
8.34g FeSO4•7H2O(分子量:278)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
| B.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3O4 |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 FeSO4 +H2O |
| D.温度为l59℃时固体N的化学式为FeSO4•2H2O |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亚铁被氧化:4Fe(OH)2+2H2O+O2 =4Fe(OH)3 |
| B.铝与稀硝酸反应:2Al+6H+=2Al3++3H2↑ |
|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 =4Na++4OH-+H2↑ |
| D.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SiO32-+CO2+H2O =H2SiO3+CO32- |
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CO中的CO2气体 | B.制备Fe(OH)2 |
| C.制备氨气 | D.比较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