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 B.Ca(OH)2与NH4Cl的反应 |
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造成最终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容量瓶事先未烘干 |
B.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
C.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
D.定容后,摇匀时有少量液体流出 |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三种溶液的体积比为3:2:1,这三种溶液中Cl﹣浓度之比是
A.3:2:1 | B.1:2:3 | C.1:1:1 | D.2:3:1 |
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
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
B.含有58.5 g氯化钠的溶液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 |
C.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
D.常温常压下,22.4 L乙烯中C—H的个数为4NA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m之间 |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