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李大钊发文赞成“由人类以至禽兽都有他的生存权,依协合与友谊的精神构成社会本身的法”的道理。从人类互助进化的过程来看,他认为这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1921年,梁漱溟发文,公开打出“东方化”和“新孔学”的旗帜。这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阵营开始分裂 |
B.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的道路 |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D.保守主义思想在中国迅速发展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C.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 B.理性时代的到来 | C.蒸汽时代的到来 | D.电气时代的到来 |
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变迁,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 |
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 D.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过程 |
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 B.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 D.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
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