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
|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 |
| 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
|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 |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B.义和团运动 |
| C.太平天国运动 |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从时代发展的角度看,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运动最大的不同在于()
| A.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地主阶级 | B.主张建立“均贫富”的理想社会 |
| C.进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 | D.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主张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 | B.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
| C.清政府不听话 | D.外国商品销量有限 |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制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 A.确立了总统制和共和制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
|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 B.共和政体的确立 |
|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
|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