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 除了灵魂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
| A.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 |
| B.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
| C.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
| D.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冲突 |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的67号文件中规定:国有企业在完成指令性计划以后,超产部分的价格允许在不高于计划价格20%的范围内浮动。对于这种价格“双轨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 | B.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产物 |
| C.不利于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 D.使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一定生存空间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
| 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 |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
|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1947年,英国的大多数主要食品均实行某种形式的配给供应。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B.学习罗斯福新政成功经验 |
| C.工党执政建立福利国家 | D.战争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
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 B.社会主义是天堂 |
|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 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