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明清时期)“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
材料二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
——《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三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材料四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国家在权力分配上的不同点。两国分别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些规定实现了哪些平衡?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的“有衡”的,确立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763 年以前,北美的工商业得以顺利发展,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据学者说,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政治不稳定是独立后非洲国家最大的灾难。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摘编自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得以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评论非洲独立后政治体制的选择。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定于乾隆年间《大清律例》共1485条,继任者虽有增加,未有实质变化。
1902年,清廷按照与列强交涉情形,参照各国法律,细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设修订法律馆,延聘东西各国精通法律博士、律师,更派大臣充实修订法律馆人员,译出一些法典,修改、制定了几部法典和一些单行法规,删除了旧例344条,废除了许多酷刑和缘坐。1903年准令成立商部,订立商律,“力行保商”,保护“出洋商民回华”。1906年改大理寺院“专掌审判”规定各审判衙门分民、刑,行政长官和检察官不得违涉。1909年诏示:三纲五常是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今固不宜墨守故常,致失通变宜民之意。]
材料二 1914年,袁世凯颁布了《县知事兼理司法事务暂行条例》,规定“凡未设法院各县之司法事务,委任县知事处理之。”1923年修订,1927年8月12日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暂准援用。
——摘编于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晚清法律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评价近代中国司法改革的效果。

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比较上面两个饼状图,提炼一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它的西南面和西面,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直到近代才能逾越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则为沙漠和大草原,它们起着很大的保护作用……中国从一开始起,就能供养很可观的人口……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还有中国的农业生活方式。农业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土地是否适宜耕种这一点,确定了中国文明的分布范围……中国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这种书面语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各地区的中国人,尽管操的方言不同,但都懂得这种书面语……与共同的书面语有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这种考试制度最初是综合性的,后来渐渐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儒家学说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并做了合理说明,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但到19世纪中叶,这一形势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变化。
材料二 19世纪后半期,自我为中心的中国人经历了一系列的灾难和痛苦。部分中国人开始反思和重新变革自己的文化。有官僚阶层开始的自强运动,有翻译介绍西学,也有个别人在生存危机下认识到非变革制度不可。商人阶级形成发展。在20世纪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并促成了一场民族解放运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文明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据此指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特点?

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固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迭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 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
(2)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导致中国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的最主要因素?谈谈你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