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称,全球可能需要回归至最初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返纪律……近来市场的动荡不安,部分原因正是布雷顿森林协定中止后,市场上出现的失序”。特里谢在此主要强调

A.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市场没有纪律
B.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C.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
D.美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3月25日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年1月1日行使职能。
1957年11月14日到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12月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巴尔干百分比”,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90%和75%的优势;英国(连同美国)在希腊占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的特征有
①大国强权②两分天下③冷战对峙④美苏争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④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D.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的探索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经济结构的变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