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许多国家的政治历史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罗马)共和国早期,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立法权完全被贵族祭司垄断,法官常徇情枉法……这引起平民的激烈反抗,他们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限制贵族专政。结果经过几年激烈斗争,平民与贵族达成妥协, 于是有了第一部成文法。
——《历史必修I·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学者喻大华撰文指出,对袁世凯的妥协是孙中山的战略和策略。一个维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要废于一旦,必须具备多种条件,绝非单凭武力能够解决。《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具有积极意义。
——摘编自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
(1)材料一中“第一部成文法”具体指哪一部法律?如何理解它是“平民与贵族达成妥协”的产物?
(2)材料二认为美国的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对于中华民国“大妥协”的不同评价?
材料一“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搭起了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因此国人也称之为工业化奠基之役”。
——《从赶英超美到坚定改革开放》
材料二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他们。”
——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工业化奠基之役指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4分)
(2)材料二中,15年中“做对了”的事和“一些错事”分别有哪些?(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在经济建设方面你有哪些启示?(2分)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4分)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黄宗羲(明末清初)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财计三》
材料三雍正帝说:“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女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经济思想?
(2)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的提出可以反映哪些经济现象?
(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有什么危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图二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1)从材料一所给的图示中,请回答: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它在近代逐步瓦解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所给的图示判断,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什么时候?并回
答之所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3)张謇的企业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率先从事这一重大活动的是
哪两个国家?举出其中的两个具体事例。
(2)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科技革命,并指出两个革命中最突出标志。
(4分)
(3)概括说明图A、B两点所对应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