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 |
| B.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
| C.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 |
| D.用斐林试剂可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 |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产物是()
| A.H2O、CO2、ATP |
| B.H2O、丙酮酸、[H] |
| C.CO2、ATP、[H] |
| D.CO2、O2、ATP |
下列结构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 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
|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 D.人的细胞质基质 |
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与无氧呼吸时产生CO2的场所分别位于()
| A.线粒体与叶绿体 | B.叶绿体与细胞质基质 |
| C.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 | D.核糖体与线粒体 |
在需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 A.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 B.参与ATP的形成 |
| C.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 D.与氢结合形成水 |
下列过程需要消耗ATP的是()
| A.水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
| B.线粒体中[H]与O2结合生成水 |
| C.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 |
| D.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分解为CO2和[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