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即由于城市远郊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国家中,“城市蔓延”现象普遍存在的是
A.中国 | B.日本 | C.美国 | D.新加坡 |
“城市蔓延”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包括
A.降低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水平 |
B.居民居住条件恶劣 |
C.加剧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 |
D.土地利用率降低 |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12题。
表一: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未利用土地 |
111.32 |
2.35 |
4.31 |
50.54 |
54.12 |
表二: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 |
风蚀 |
冻融 |
盐碱化 |
12.53 |
83.93 |
5.24 |
9.398 |
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荒漠化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图回答10—11题。该产业部门属于
A.技术密集型产业 | B.劳动密集型产业 |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这种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②③④地区生产成本低于①国 |
B.①国家经济出现衰退 |
C.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 |
D.①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 |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读下图回答第9题。可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排列依次是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回答7—8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 B.水蚀作用 | C.沉积作用 | D.风化作用 |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 B.开山取石 | C.过度放牧 | D.风化作用 |
我国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
A.人少地多、粮食总产高 | B.生产条件、原有基础好 |
C.纬度高、一年一熟 | D.湿地多、单产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