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位于B的______ 方向。A.B均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
(3)点C.D都在赤道上,C位于D的_______ 方向。根据地球自转规律可以判断C.D中先看到太阳升起的是______ 。
(4)由图可看出,A.B.C.D都在 (东、西)______半球。
(5)将E 点 ( 23°26′S , 160°E) 标在图上.
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1)图中祁连山的走向是________,它是第_______级阶梯和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郑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2分)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风和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读“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和“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图今后我国人口和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图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3)造成我国人均耕地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有
(4)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土地方面基本的土地政策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拍摄总行程超过2万千米,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材料二:见下图。
(1)①省的省会城市是;②省的简称是;2013年4月20日,省(填序号)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④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
(2)下图为沿北纬30°纬线经过的大的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甲处盆地、横断山区和乙处的高原,整个地势特点是。
(3)北纬30°纬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读我国局部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铁路线的名称:
①________铁路,②______铁路,③_______铁路,④_______铁路。
(2).重庆、武汉、南京、上海不仅铁路交通便利,而且具有______________运输的优势。
(3).从武汉运输医疗队和医疗器械支援甲型H1N1流感的发源地墨西哥,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为_____________。
(4).①铁路和②铁路交汇的铁路枢纽名称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