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在《拟喻英吉利国王檄》中曾说:“窃喜贵国王深明大义,感激天恩。是以天朝柔怀绥远,倍加优礼,贸易之利,垂二百年,该国历以富庶,赖有此也。……况如茶叶大黄 ,外国所不可一日无也。……又外国之呢羽毕叽,非得中国丝斤,不能成织。……外国所必须者,曷可胜数,而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既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林则徐依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②中国是世界的重要原料供应地
③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是强国富国之路
④保持两国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利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
与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具有的特点是()
①数量增多
②开始深入内地
③由东部延伸到西部
④从东南沿海扩展至整个沿海地区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威廉·李卜克内西:“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此话反映了()
①德意志的军国主义特色
②军队在德意志帝国中的重要地位
③德意志的专制主义色彩
④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著名历史学家汉斯·德尔布吕克曾说:“为共和国(注:指魏玛共和国)效劳,但并不喜欢它……我是共和国的开路先锋,但庆祝它,我做不到。”这最能说明:()
| A.历史学家也会有思想上的局限性 |
| B.建立共和国并不代表德国人的利益和愿望 |
| C.一战后德国的知识分子对共和国持反对立场 |
| D.当时德国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非常薄弱 |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根据这段谈话判断其中的“我”是哪国人()
| A.美国人 | B.英国人 | C.法国人 | D.德国人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